深度挖掘“微假期”的消费潜力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度过一个有趣舒适的周末,是很多人调整身心状态、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方式。过去,外出就餐、购物是很多人周末的主要选择。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地短途游、周边深度游等“微度假”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如何更积极地挖掘周末“微假期”的发展潜力,值得所有利益相关者思考。 “微假期”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周末经济的增长。例如,海东市今年推出“轻松海东周末”文旅消费品牌活动,聚焦青海文旅消费关键因素诸如“去哪里、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住哪里、带什么”等,推动“周末”向“微假期”转变。各地州文旅、商业、景区精心策划组织音乐、歌舞、美食、赏花等活动,吸引西宁市、兰州等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消费。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拉动了游客流量,也有效促进了消费留存。 “微假期”的创新之一就是丰富周末经济消费的全景。截至目前,“周末消费”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餐馆、农庄、畜牧综合体等,但“微假期”作为一种相对轻松、创新的休闲方式,不仅推动了民俗体验、生态旅游、赛事等文体领域d活动的同时,也带动了休闲用品、农产品消费,消费场景将进一步向田野、农贸市场等拓展。加快构建多产业融合的完整消费链。 “微假期”必须内容丰富、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比如,一些地区成立了文旅企业、旅游行业协会等,我们将配合政府推出几个新的“微度假”项目,周末文旅消费券、景区周末免费体验券等,可以降低“微度假”的成本,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新鲜感和体验感。 “微假期”诞生于该地区并传播到周边地区。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旅游部门一直关心如何接待周末或郊区旅游的游客,以及如何满足游客的需求。她增加消费。 “微假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不会花费太多,但它们会给你更多的休闲和更少的压力。非常适合当地人和外国游客分享。不同地区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打造更多值得入住的专属文旅空间,让本地游客常来、外地游客深度游。展望未来,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创新消费模式,丰富体验内容,精心打造结合地域特色和盈利能力的“微度假”产品方案。同时,我们将不断提高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提供更加幸福的生活和消费体验。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庹兆兵)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