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吴晓璐 近日,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多家境外机构发布了2026年中国(股票)市场展望,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和乐观。其中,瑞银维持对中国股市的增持立场,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指目标。外资机构普遍认为,目前支撑中国股市的利好条件将持续到明年,中国股市将进入又一个“好年”,外资流入有望持续。投资主题方面,人工智能、科技、海外扩张、“反内卷”等是外资普遍看好的板块斯托斯。预计今年这一积极势头将持续下去。我国经济运行良好,出口保持强劲韧性,内需稳步增长。外资机构普遍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在政治支持下将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将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增长。摩根士丹利预计,在逐步宽松、逐步再平衡和“反权力下放”措施的推动下,2026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和出口呈现韧性,消费和公共服务支出逐渐成为重要支撑。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也给海外挂靠机构注入了信心。高盛认为,《建议》体现了中国进一步增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出口的决心和能力。基于此,高盛上调了对中国出口增速和实际GDP增速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出口预计每年增长5%至6%,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份额,拉动整体经济扩张。此外,房地产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会减弱,消费冲动将会减弱,政策宽松力度可能会扩大。同时,随着高科技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股市表现也随之走高。生病领导世界。今年以来,A股表现良好,股市注重盈利。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上证综指年涨幅达17.75%,深成指年涨幅达25.59%。外资机构预计,经历2025年的强劲复苏后,明年市场关注的焦点将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显着改善。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浩表示,预计利好消息将持续到2026年,并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好年头”。 2025年,一些积极因素将继续支撑中国股市。例如,创新领域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支持民营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财政持续扩张,流动性充裕。可能的资本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流入; “然而,这些因素不太可能推动估值倍数达到今年的最高水平,预计到 2026 年就会如此。”该股的表现将更多地受到盈利的推动。其中,“反内卷”将是改善盈利前景的关键因素。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莹认为,2026年股票层面将出现重大机会。这些机会将来自于基本面强劲、主题前景良好的个股。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活跃的资本市场和政治监管(如“反内卷”政策)所创造的主题投资机会。联博市场策略主管李长峰表示,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统计,今年以来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总额今年前10个月达到506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2024年全年的114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研究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外资共同基金净流入中国股市达80亿美元,这一转变是由一系列政策支持、投资者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创新步伐的信心增强以及市场情绪下“反放权”措施的实施推动的。我认为这是由于。由于外资流入,政策支持持续改善,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大。目前,全球新兴市场和另类投资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然不足,仍有改进的空间。 “对9月美国市场和10月英国和加拿大市场的调查显示,多数机构投资者今年将增加对中概股的配置。“当然,从研究到实际决策的周期可能会因每个金融机构的投资风格、管理目标、策略和年终日历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我们坚信,全球投资者将逐步进入中国股市。”王莹表示。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