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世界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石油市场正逐渐变得不平衡。尽管全球石油供应稳步增加,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近期美国关税上调导致的全球贸易中断以及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对经济的影响正在恶化。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影响尚不明朗,市场前景充满风险。 10月份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3.26美元/桶,连续第四个月下跌。月均价为64.64美元/桶,交易价格在62美元/桶区间波动。报告称,全球石油供应10月份石油产量停止上升趋势,环比下降44万桶/日至1.082亿桶/日,主要原因是OPEC+(由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组成)减产。一系列计划内的油井维护作业和计划外的停产限制了全球许多国家的产能。然而,目前全球石油产量仍比今年1月份高出620万桶/日,其中非OPEC+和OPEC+产油国各贡献了一半的增量。供应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价格将增加310万桶/日,达到年均1.063亿桶/日,预计2026年将再增加250万桶/日,达到1.087亿桶/日。非OPEC+产油国预计2025年将贡献日均增量170万桶,年均增量为1.每天200万桶。今年1月至10月,沙特原油产量增加近150万桶/日,基本符合其产量配额。相比之下,同期俄罗斯产量仅增加12万桶/日。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以及不断恶化的商业环境正在限制俄罗斯石油的增长空间。报道称,美国和英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俄罗斯石油公司指出,对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后,俄罗斯石油工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两家石油公司约占俄罗斯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50%。新的制裁将于11月21日生效。虽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目前并未受到明显阻碍,但国际买家开始重新评估风险,并探索多种渠道和解决方案。报告还显示,“海上油田”储量继续增长。继9月份海上油轮原油储备增加8000万桶之后,10月份初步数据显示,海上油轮原油储备再次达到9200万桶。目前,约有2亿桶原油滞留在海上,其中受制裁原油约占32%。相比之下,除中国原油库存和美国液化石油气库存外,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陆上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库存小幅增加500万桶,而非OECD库存减少700万桶。柴油、航空煤油等产品市场供应偏紧,近期缓解空间有限。尽管今年石化原材料需求未如预期发展,但仍是主要支柱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rs。 11月初,由于一系列计划外生产中断、例行设备维护以及俄罗斯石油产能持续下降,欧洲和亚洲的炼油利润创下两年来新高。 10月份全球炼油和加工量环比下降290万桶/日至8150万桶/日,但预计到年底将恢复。 2025年,全球炼油和加工量预计将增加71万桶/日,达到8360万桶/日。2026年,产量预计将再增加51万桶/日,达到8410万桶/日。随着中国实际石油供应强劲复苏,报告将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上调17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92万桶/日。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的缓解促进宏观经济状况的整体改善,石油产量将达到79万桶/日,其中美国、中国和尼日利亚各自供应约12万桶/日。 2026年全球需求增速将维持在77万桶/日左右。报告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消费增速将较2025年第三季度放缓,原油供应将进一步恢复,使本已供应过剩的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 (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坤)(编辑:付仲明)